艾乐替尼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品

  • A+
所属分类:临床药物

  最近一段时间罗氏公司宣布,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罗氏艾乐替尼(alectinib)的进口注册申请,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(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,ALK)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(NSCLC)。艾乐替尼目前是Best in class的ALK抑制剂,为中国ALK阳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。

  1、ALK靶点

  ALK是肺癌中第二类明确的常见驱动基因,与EGFR一起成为肺腺癌患者必测的两种基因。但相比EGFR,ALK的发生率低了不少。大数据显示,肺癌中ALK融合突变比例为3% - 8%,中国肺腺癌患者中ALK融合突变比例为5.3%。

  2、ALK三代药物

  目前在ALK也形成了一代二代三代的药物阶梯,每一代药物对应相应的靶点,耐药后而逐渐升阶使用。药物如此丰度,疗效见下也非常之高,一度ALK突变被称为钻石突变。可以说具有ALK突变的人群治疗效果会很好。

  3、艾乐替尼的靶点

依维莫司/飞尼妥原研药价格有些高不可攀

  依维莫司也称“ 飞尼妥 ”,在靶向药界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药物,依维莫司临床上主要用来预防肾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后的排斥反应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免疫抑制作用、抗肿瘤作用、抗病毒作用、血管保护作用,已经在国内成功上市了,但是价格有些高不可攀。  

  艾乐替尼是一种比较专一的靶药,靶点不多,以ALK和RET为主。目前主攻ALK阳性肺癌患者。传统临床中,ALK阳性一线使用克唑替尼,但是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多数也会在服药1~2年后出现耐药。克唑替尼耐药是有什么原因了,研究者也进行了相关探索。

  1. 激酶区二次突变

  约37%属于ALK继发性耐药突变。这其中又分为ALK激酶区突变(28%)和ALK基因拷贝数扩增 (9%)。ALK激酶区突变是最早明确的耐药机制,其突变种类包括:L1196M、L1152R、G1202R、G1269A、1151Tins、S1206Y、C1156Y、F1174C和D1203N。其中数量上微占优势的是L1196M。目前发现如患者发生耐药后,其ALK基因发生第二次突变的类型可会包括一种或多种突变形式。

  2. 旁路激活

  ALK通路抑制后,肿瘤会出现其他的驱动基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来取代ALK基因,从而导致耐药的情况发生。最常见的基因是EGFR、KRAS等。

  3.未知及肿瘤异质性

  可以覆盖克唑替尼继发耐药突变的靶点,因而首先尝试用于用于克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肺癌。

  

免责声明:在本文所表达的意见/建议是作者独立的判断,印度直邮药房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这些资料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代替。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全球经济寻药,助力生命,点亮生命的曙光!。

  • 微信咨询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